北航“无人机”是怎样起飞的? 分享到: | ||
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日前结束的首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悉,在李克强总理批示的这次全国性大学生创业赛事中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“unicorn无人直升机系统”的发明力挫1800余所高校的5.7万多支参赛团队,最终获得总冠军。而研发这款“冠军”无人机的幕后英雄,是由北航人李琛、王川等人组成的创业团队。昨天,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近这支80后团队,了解无人机诞生前后的故事。 创业有多难? 遭遇“摔飞机”陷入“绝境” 昨天,北青报记者在北航世宁大厦的一间办公室,见到了“unicorn无人直升机”团队的创始人李琛,作为北航的在读博士,今年初,他与团队的另一重要核心人物、同样也是北航人的王川共同组建了天峋创新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,并且吸纳了众多北航校友,继续专注于高端无人飞行系统的研发和制造。目前,李琛的科技公司已经因无人机项目收获了300多万的订单。 李琛介绍说,无人机团队的雏形是在2009年形成的,当时项目的前身是航拍直升机。后来,他们发现北航的学生应该更善于产品设计,于是便在2013年底成立了新项目,无人机的研发就是从那时开始的。 “画了8个月的图,耗时1年零4个月,第一代无人机产品就定型了。”每个创业的前期总是充满了挑战和意外。“最苦的时候就是公司成立之前,那时核心团队只有几个人,一直缩在地下室里,学校的奖金和航拍挣的钱也都砸到研发上面,一个飞机模具就要花费几十万。” 期间,团队经历的一次“摔飞机”事件,一度令团队陷入危机。李琛回忆,在一次测试飞机极限时,由于考虑不周全,飞机失速一头栽到了地上,瞬间四分五裂。“这一栽,几十万就没了,下一笔钱还不知道在哪里。” “当时只能相互鼓励,不知道一年后我们还能不能坐在一起继续。” 采访中,李琛给记者放了当时两人的一段通话录音,面对窘境,哥俩儿还在电话中调侃打赌“项目一定能成”,可见现实的残酷和创业的艰辛并没有打败他们,两个人始终对于未来充满信心。 怎样融了资? 校友解囊 母校助力 说到为何关注无人机的创新研发,李琛告诉记者,创始人王川当初在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时,接触到了小型的涡轮轴发动机,并且注意到了中小型民用无人机的先进技术,于是毅然决然拒绝了国外的高薪工作邀请,回到国内。于是,两人合伙搞起了研发。一个主内,一个主外,主攻技术的王川每天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16小时埋头设计飞机,李琛则出去跟各种人打交道找资源。在这个过程中,母校北航也提供了很多支持。 除了研发中遇到的困难,融资过程同样不顺利。“根本融不到,北京的资本对无人机不了解,好多公司不愿意投,后来还是遇到了一个北航校友,在他的支持下有了资金的注入。”李琛说,如果说获得校友的融资是一种缘分,那么创业的成功,与母校注重实践教学的理论也是密不可分的。 “国家鼓励大众创新,万众创业,北航有科技园、孵化器、种子基金,给大学生提供场地、经费、人员的支持。所以这几年,北航的创业氛围特别火,也符合了国家在这个时代下的战略需求。”记者从北航了解到,从本科开始,学校就设有包括科研实践、竞赛等一系列课外实践体系,被称为“本科生科技创新激励计划”。“大家在完成课业的同时,还可以进行科技实践,这对于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激励,不仅可以拿到资金支持,还有加分。”李琛说,“最开始就是一个科技创新项目,有老师带着去搞研究,后来逐渐当这个东西展现出一定的市场价值时,你就会进行成果转化,最终就变成了创业的项目。” 对话 不要把东西停留在纸面上 要把它做下去 对话人:“unicorn无人直升机”团队创始人李琛 北青报 如何看待大学生创新创业? 李琛:“不一定每个人都去搞创业,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创业的精神。不要把东西停留在纸面上,而是把它做下去,当别人都做到5分的时候,你就再往下做一步,可能就会打开更广阔发天空。同时,鼓励学校进行创业教育,更多地与社会紧密结合,这样才更有竞争力。” 北青报 :大学生创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? 李琛:“第一个,敢想敢干;第二个,沉着冷静。既富有激情,又要理性;最后一定要意识到创业是一个团队的事情。” |
||
上一篇:2015低空空域改革利好无人机产业预测 下一篇:民航大学研发 “萌萌哒”无人机 |
版权所有:2022深圳国际无人机系统产业博览会组委会
联系人:潘先生 手机/微信:188-0182-3515 沪ICP备20019626号-3
商务QQ:761199479 E-Mail : 761199479@qq.com